导读:安居才能乐业,房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财产之一,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不断引发人们关注。
安居才能乐业,房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财产之一,其潜在的安全风险不断引发人们关注。4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日,房屋预制板断裂造成2死3伤的事故引起大众对房屋安全的广泛关注。不止于此,业主拆承重墙致裂缝蔓延整栋楼、雨天漏水严重、大风天落地窗被吹飞等房屋安全事件也屡见报端。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除了一些地区试点的政策性农房保险外,被称为房产“保险箱”的家财险创新型产品正相继落地,小到电路坏了、下水道堵了、房屋漏水,大到火灾爆炸、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风险均可覆盖,满足多样化保障需求。
下一步,保险公司如何针对性地提供定制化的保险产品和家庭服务?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实现“风险减量”“防大于赔”?
房屋安全保障创新产品“遍地开花”
“忠县应急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4月11日12时许,忠县官坝镇丰收社区一房屋预制板断裂,造成2死3伤。经专家现场勘查,初步判断事故原因系二楼楼板临时堆积荷载过大,超过了预制板的承载力,导致楼板脆性断裂、掉落。
天气原因导致的住房风险也不容忽视。据报道,江西南昌日前突发强对流天气,一小区多套房屋的窗户被大风掀落。
“住宅事实上构成了城乡居民最普遍、最重要的家庭财富积累。住宅受损,对个人及家庭的冲击都是灾难性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许飞琼曾指出。
那么,在保障住宅安全方面,可以发挥风险稳定器和减震器作用的保险如何派上用场?业内人士表示,从产品形态上,与城市住房相关的保险产品可以分为五大类。一是以房屋及其室内财产为保险标的的传统流量业务。二是由政府主导并出资购买的传统民生保险及巨灾保险。三是针对特定场景、特定客群或需求的渠道性非传统业务,包括银保属性家财险、个人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等。四是近年刚兴起的“网红”产品服务型家财险。五是引入物联网概念的高端商业性家财险。
当前,将住宅相关保险作为财产保险业务的一大方向加以开拓的险企不在少数。与此同时,普惠型家财险已经在多地安家,如上海市的“沪家保”、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家保”、三明市的“明家保”、云南省的“彩云安居保”,以及在北京、上海、成都等8个城市市区范围内均可提供服务的“众安好房保”。
以涵盖了房屋、装修、财产、意外风险等的“众安好房保”为例,该保险采取“保险+服务”的模式,不仅提供经济补偿,还附带了临时租房津贴、房屋体检、家电清洗维修、水管疏通等丰富的生活服务。此外,该款保险可以通过房屋体检和维修服务,强化风险减量,改变传统的赔付模式。
“保险在房屋安全保障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传统家财险主要侧重于事后赔偿,而新型普惠型家财险则通过提前介入,帮助业主识别和消除潜在风险,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支培元表示,强调防大于赔的理念,对于住房相关保险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可以避免业主遭受重大财产损失和生活困扰;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保险公司控制赔付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叫好叫座靠什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多样化。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市民面临房屋结构老化、维修标准不统一、房屋维修知识匮乏等问题,家庭财产保障逐渐成为新市民关注的焦点。在业内人士看来,住房相关家财险市场有较大的发力空间。
不过,市场小但潜力大,是家财险最典型的发展特征。2022年,家财险一度成为财险公司中同比增速最快的险种,但市场份额占比并不高。
为改变这一现状,支培元表示,险企可以进一步细化保险产品,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屋结构、地理位置和使用情况提供差异化的保障方案;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服务响应的速度。
有业内人士构想,国内保险公司可围绕“家庭的全生命周期”“住房运营期中保险可触达的关键步骤”所蕴含的风险需求,形成政府主导的灾害民生综合保险、地产产业链企业的商业性保险、居民新兴个人财产和责任保险有效衔接的发展新模式,场景前置创新产品、资源整合扩展平台、模式优化服务民生,打造“保险+服务+科技+风险减量”的综合性风险解决方案,搭建起保障更为全面的家庭住房保险生态圈。
家财险朝着普惠性、定制化、科技型、政策性的方向发展将成为一大趋势。支培元认为,下一步,险企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建筑专家的合作,共同推动房屋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更新,为保险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加大对房屋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增强业主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鼓励险企开展更多的产品创新,结合市场需求,开发更多样化、更具针对性的家财险产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家居技术,提高保险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模型,对房屋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实现保险服务的主动预防和风险减量功能。
353112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